今天是儿子生日,每年生日,都会给他写封信。今年的主题是,谈谈耐心。孩子就是大人的投射,许多行为习惯,看起来是孩子,其实基因上写得明明白白,不过是父母的传承。在耐心这件事情上,显然是我的问题,尤其是在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之前,我做事情、说话都没有耐心。具体体现在做任何事情都想很快解决,听到一点信息,就开始自以为是,自认为掌握了全部面貌,甚至开始制订方案。写文章很快,两下搞完,从不修改。和别人沟通聊天,只管自己怎么说,不管别人说什么,更别说要思考对方真正的意图和痛点,是情绪还是需求,没有这个耐心。随着年龄增大,尤其是不断历事,逐渐意识到“事缓则圆、人缓则安,语迟则贵”,意识到很多时候要保持定力、耐心、沉住气,对处理事情尤其重要。并开始对自己的性格进行打磨,从小的事情做起,和别人交谈,尽可能克制自己的表达欲,认真听人把话说话。做事情,考虑要素更多,平衡多个方面,更周全一点。这样不断提醒,不断克制,不断修正,有了一点点起色,但和优秀的朋友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耐心不足,这个事情同样也体现在儿子身上。写字,下笔很快,结果效果很差,反过来又用橡皮擦掉重写,耽误时间,影响了效率。做数学题,审题读题太快,题目的意思没有完全理解清楚,就开始计算,结果答非所问。写作文,没有整体思维,写一句想一句,不管好不好,写上去再说,结果变成流水账。下棋也是,没有耐心观察别人的棋,不对整体进行思考,看到一步棋马上就落子,结果经常输。好像只有吃饭有耐心,那也不是耐心,而是磨蹭。放在部队,这种习惯和速度,连汤都喝不了一口。同样的现象还有,说话急、快,很想表达自己的想法,但语言组织跟不上,听起来啰啰嗦嗦、词不达意。急什么?不用急,慢一点,没有什么事情需要那么急。日常中的非紧急事情,适当慢一点,用耐心去多研究一下,多问几个为什么,多和周围人讨论,多思考前因后果,所收集相关信息,多找几个角度和方法,那么就能提供完全不一样的可能性,就能更接近最好接近问题的方法。慢一点,多一点耐心,不要慌,慢慢来!(王宇)
关键词:
自以为是
看起来是
事缓则圆
很多时候
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