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三兄弟因土地纠纷拿着棍子要动手,村警几个小时迅速化解矛盾

广场边,大树下,一口乡音,一个音响,几把凳子……日前,一场别开生面的法制宣传在贵州省黔西南州普安县兴中镇辣子树村拉开序幕,警务助理李洪旺将普法宣传、反诈防诈常识通过方言转化,传递给老百姓。

如何打通服务群众、守护群众、宣传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黔西南州公安机关积极探索“数智乡村•平安守望”“一村一警”、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市警务等乡村治理新路子,凝聚基层治理强大合力,以科技应用为动力,不断为平安乡村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动基层治理迈上新台阶。

“数智赋能”提供全天候守护

“我在三板桥镇做化妆品和服装生意,家在大马路旁,所以铺子就开在家里。借着‘数智乡村•平安守望’项目建设的东风,我一口气在屋内外安装了十几个摄像头,安全得很。”普安县三板桥的刘老板笑呵呵地说,言语中还流露出些许的自豪。

黔西南州公安机关采取“公安+通信+群众”的模式,推进“数智乡村•平安守望”项目建设,融合社会公共视频资源,在侦查破案、决策指挥、治安防控、应急处置、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智能化功效,切实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我们村路边的防护栏被偷,报案后,派出所来找我调取资料影像,没想到还真帮上了忙。”望谟县大观镇大塘村村民岑某指了指离房屋不到100米的路段,那正是案发地点,一览无遗纳入他家的公共视频监控范围。

“安装这个监控后,我们打开手机就能随时看到老人和孩子的情况,这个东西管用。”指着公共场所视频摄像头,安龙县笃山镇的张先生笑着说。

目前,黔西南州已有8.3万余户乡村群众自愿参与到“数智乡村•平安守望”项目建设中,提升乡村公共场所视频监控覆盖率,通过技防措施,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降低发案率、提高破案率,有效提升了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村一警”打通农村治理“毛细血管”

“小覃,上次真对不住,我因为着急说话伤人,你别往心里去。”

“侬伯,我也有不对的地方,以后那块地里的草我们都可以割……”

在册亨县岩架镇花冗村警务室,当着警务助理韦正芝的面,村民侬某和覃某握手言和。

近年来,黔西南公安实现“一村一警”勤务模式,警务前移,坚持问题导向,破解了农村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警力不足、活力不足、阵地利用不足”三大难题,以“小村警”保大平安,以基础实赢得百姓安全。

韦正芝就是一名“人熟、事熟、地熟、情况熟”的“村警”代表,67岁的他已经做了7年的警务助理,工作认真负责,至今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00余起。像他这样的“村警”,在黔西南州有1000多个,他们是为民办事的“急先锋”,成为打通农村社会治理和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阀”。

“老李,快来啊!刘家三兄弟闹起来,拿着棍子要动手了!”安龙县钱相镇湾水井村警务助理李志勇接到群众电话,原来刘家三兄弟为分割已故长兄的土地产生分歧。李志勇立即前往稳控现场,并邀请村干部、寨老进行调解,经过几个小时的调解,最终三方达成协议。

在义龙新区郑屯镇大箐村,蒋某在玉米地里被蛇咬伤,听说在民政部门可以申请几百块钱的补助,她找到警务助理杨吉琴咨询此事,杨吉琴立即核实,得知确有此事后,便把蒋某的资料交到民政部门。几天后,蒋某收到了补助金。

“警务助理上岗前都需要培训,组织学习相关法律、业务,学习调解方法及调解成功案例,我们这土地纠纷和婚恋纠纷较多,主要教他们这两种矛盾调解工作流程。”岩架派出所民警魏知鸿介绍,派出所每周组织召开例会,警务助理总结分析上周工作,计划安排下周工作,对未解决的矛盾进行研判,警务助理无法调解的,由派出所民警组织调解。

“三字诀”确保农村道路安全

“老李,等一下,你这车是农用三轮车,不能拉人,万一出事儿这责任你可承担不起啊!”晴隆县大厂镇高岭村,准备驾驶农用三轮车载邻居出行的李某,还没出村就被警务助理刘荣付拦了下来。

“没事的!路又不远,经常都走,现在闭着眼睛都能开过去。”李某有些不服。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有个啥事儿,你家里怎么办?”经过刘荣付再三劝阻,老李最终放弃驾驶农用车出去的念头。

在黔西南州,大多年轻人外出务工,各乡镇老人、妇女和儿童居多,且交通安全意识相对较弱,农用三轮车和摩托车是主要交通工具,如果驾驶不慎,极易引发交通事故。

“农村道路弯多、路窄,大多数老年人不熟悉交规,不识标识,骑车都是凭感觉。”大厂派出所教导员严敉说。

如何解决摆在眼前的农村交通管理问题?

黔西南州乡镇派出所通过排查统计全镇二轮摩托车、三轮摩托车,开展“送考下乡”活动,动员组织未取得驾驶证的司机驾考培训,并通过民警+辅警+警务助理,采取“定点查、路面巡、入户宣”的措施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除此之外,各乡镇派出所活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监管云平台”,将信息化触角延伸全镇农村道路,实现了全镇道路交通要素底数清、情况明、记录全。

“交警给我们培训后,看到事故现场很后怕,现在大家出门都自觉带上安全头盔,骑车也不敢超载了。”兴义市乌沙镇纳姑村村民邹家福说。

看得见的心安——集市里的“公安蓝”

“大娘,你带这么多钱在身上,不担心遇上小偷吗?”在义龙新区龙广镇集市上,厨具店的老板田正芬看见一位老人从衣兜里掏出几百元钱,好心提醒道。

“现在治安好,哪来那么多小偷哟!”老人笑着说。

龙广镇作为黔西南州大型集市之一,集市上有近千家店铺,400余个小摊点,每3天赶一次集。在节日期间,集市人流多达4万人。

“以前的赶集天,没人敢带这么多钱在身上,特别是老人,要用手帕将钱裹得里三层外三层,还要放在衣服最里层的兜里,生怕一不注意就被偷走。”

为确保集市安全有序,每逢赶集天,义龙公安分局龙广派出所、治安特(巡)警大队龙广中队就组织“110快反队”上街开展步巡、车巡,与群众一起“赶集”。

“白天晚上都有警察巡逻,满大街都是摄像头盯着。我这些东西摆在外面也不怕,安全得很!”田正芬满意地说。

近年来,黔西南公安根据各乡镇集市治安难点、乱点,统筹调度派出所强化警力开展治安防控,做到警力跟着警情走,全面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

此外,乡镇派出所还联合镇村民兵、村组干部、治安积极分子组织“红袖标”义务巡逻队,定期定时开展联勤巡逻,实现治安巡防高密度、高频率,将平安保障带到广大群众身边,让人看得见、摸得着。

关键词: 黔西南州 农村道路 几个小时 公安机关 视频监控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