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宜居宜业!大渡口三纵四横轨道线网逐步建立 全球今日报

大渡口,34公里江岸成就艺术湾区,103平方公里土地孕育公园之城。


(资料图)

近年来,大渡口区住房城乡建委在这片热土上创新争优取得新成效。重钢崖线山城步道荣获“法国巴黎设计金奖”、“八纵八横”骨架路网基本成型、“三纵四横”轨道线网加速推进、“两江四岸”治理提升有了新进展、印发实施《大渡口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试点)》、建筑业产值和房地产销售面积增速……不断优化升级的交通与环境,全面跃升的城市品质,加快融入都市区同城化发展,区域价值明显提升,推动“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迈上新台阶。

骨干路网

从“一条老街”到“八纵八横”

曾有调侃说:“大渡口七十一条街”,听起来气派繁华,实际上却是谐音“其实一条街”。当年,钢花路这条大渡口唯一的主干道几乎涵盖了全区的商业和金融单位,保障着大渡口人的柴米油盐、衣食住行。

近年来,大渡口区按照“对外便捷、内部畅通”目标,着力畅通区域交通内循环。嘉南线连接道、九滨路与大渡口滨江路连接道、三纵线五台山立交至双山隧道段改造工程、陶家隧道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加快推进,打通“北向通道”全速前进;新袁茄路南段、音乐大道延伸段拓宽改造、钓鱼嘴1号路中段二标、钓鱼5号路二期等项目的开工启动,进一步完善重钢片区、钓鱼嘴片区、伏牛溪片区、跳磴片区及桥梓塘片区路网。随着城市交通“主动脉”——“八纵八横”骨干路网不断构建成型,还有3D立体、方便出行的天桥步行网络和6个微小堵点的改造工作,进一步畅通了城市交通“毛细血管”。

如今,大渡口告别了“其实一条街”的历史,用四通八达的立体交通网络续写着新的篇章。2022年,全区新增城市道路21.3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达到6.67公里/平方公里,进一步构建贯穿南北、连接东西的骨架路网,让市民出行更便捷,让城市连接更紧密。

轨道线网

“三纵四横”勾勒出行“枢纽”

随着5号线北延伸段工程正式通车投入初期运营,重庆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实现500公里大跨越。大渡口的轨道线网也一步步延伸交错,从最初的单“线”穿梭,到现在逐步织网成“井”,不仅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也带动着区域经济发展。

2022年8月,随着首趟列车从跳磴站开出,重庆首条市域(郊)铁路江跳线正式通车,从江津到跳磴站仅需28分钟。作为江跳线起点站和五号线终点站的跳磴站,成为了市民李女士心目中的“出游枢纽”,她说:“过去我经常沿着2号线去大渡口耍,现在5号线又让我发现了跳磴这个‘宝藏地’,可以看田园风光、吃农家美食,还能逛金鳌寺看摩崖石刻,特别适合周末休闲游。”

随着轨道5号线一期南段、江跳线通车运行,轨道18号线的加速建设以及轨道交通21号线、渝昆高铁联络线、渝贵高铁等项目前期工作的加快推进,进一步提速轨道交通建设,助力建设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我区‘三纵四横’轨道线网的逐步建立,不仅在引领城市发展、缓解交通拥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让大渡口的对外通道更加完善,更好地融入中心城区快速路网体系。”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大渡口区将按照“网络有机衔接、功能服务兼容、时序远近适宜”的原则,全力推动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布局和一体衔接,充分发挥各种轨道交通特点和优势,协同打造轨道上的“双城经济圈”。

“两江四岸”

造一片滨江休闲水岸

今年以来,大渡口区“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葛老溪段建设项目中万发码头至滑石滩段工程已进入尾声,初见成效。该项目位于大渡口区滨江湾区板块,治理范围北至葛老溪入江口、南至万发码头,治理总长度3.3km、总面积65.4公顷。

项目以“艺术+文旅”为主题定位,突出生态保护、优化功能布局、完善配套设施,着力打造集亲子游憩、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艺术休闲水岸。目前,葛老溪段的乔木已全部栽植完成,除了涉及铁路的部分外,剩下的预计在今年4月底完成,届时将向市民逐步开放。同时,钓鱼嘴半岛段完成一标段工程量的65%,渔鳅浩、茄子溪段也即将开工。

除了优化调整岸上岸下城市功能布局、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以及串联重要历史文化保护区等打造山清水秀生态带、立体城市景观带、便捷共享游憩带和人文荟萃风貌带,“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还融入智慧城市理念,通过构建智慧水务、智慧排水管理体系,打造智慧江岸,为城市生态品质提升保驾护航。

大渡口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高质量统筹打造“两江四岸”治理提升葛老溪段、渔鳅浩段、茄子溪段及钓鱼嘴半岛段,持续在生态建设上下功夫,助力大渡口区加快建设“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

老旧小区

改出舒适宜居“烟火气”

房屋破损、环境杂乱、配套缺失、物业失管……这些共性问题,向来是老旧小区居民日常生活的“堵点”和城市有机更新的“痛点”。

近年来,大渡口区把老旧小区和棚户区改造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推进实施,不少老旧社区实现了令人惊艳的“逆生长”,在改造中散发出舒适宜居的动人“烟火气”。

在新山村街道沪汉社区,绿皮小火车、创意手绘墙、五彩小玩偶等特色文化景观将这里装扮得五彩斑斓,钢城记忆长廊和老地名文化墙让老城记忆触手可及,留住了居民们的“乡愁”,也吸引了不少人前来打卡;在跃进村街道东正社区,不仅居民楼都“穿”上了“新衣”,楼内也粉刷一新,装上了声控灯、加装了烟道,还帮助有需求的居民家中进行适老化改造……这样既有“里子”又有“面子”的改造,实实在在给居民打造出舒适、安全、便捷的居住环境。

2022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区完成5个片区的老旧小区改造,正在实施改造11个片区,增设老旧住宅电梯40台,1.5万余户群众居住环境得到有力改善。

大渡口区住房城乡建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老旧改的过程中,尽力保留老旧小区独特的文化底色,实现“一片区一风貌、一街区一特色”。以被住建部确定为全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联系点的新工片区为例,将会以满足居民生活改善需求为核心,在增设便民设施、建筑改造等的同时融入人文元素,以“钢城老街记忆,江湾观景阳台”这一区域主题,挖掘这里浓厚的人文元素、时代印记和人间烟火。改造完成后,链接钢花路与长江之间的景观通廊、浓缩“九宫庙”文化主题的临崖步道都将成为这里的文旅休闲新亮点。

美丽庭院

高颜值乡村欢迎你来

城市环境变美,农村也要实现农房品质、院落颜值、村落价值三提升。

跳磴镇金鳌村,在一幢漂亮的两层楼乡村院落里,青砖、白墙、黛瓦、落花窗……金鳌村党支部书记刘欢带头积极响应相关政策,主动改造自家房屋,让这里成为了“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大渡口区“金鳌田园”农房品质提升项目改造中的一栋。

看着自家房屋颜值翻番,刘欢满心欢喜,一系列计划也在他心中酝酿。一个多月后,“鼎元居”农家乐开业,受到来往游客的喜爱与好评。刘欢说:“现在川渝两地正在推动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开展‘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我们村正位于‘金鳌田园——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范围中,一定要牢牢抓住这个机会,在金鳌村建设有风格特色,充满烟火气息、乡愁记忆的高品质农房、高颜值院落。”

“金鳌田园——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项目位于跳磴镇金鳌村,立足环金鳌山区域特色资源禀赋,以农房为原点、院落为单元、村落独特的资源为支撑,按照4A级景区的建设标准和“生态、智慧、历史、乡愁、三治”五大要求,对金鳌村108户农房品质进行改造提升。

当前,项目各项工程已接近尾声,农房品质全面提升,三垭口院落、鲜家院落、谭家院子已完成一期改造,建成“进士亭”节点景观、三垭口文化,建造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点40处,安装公共照明路灯59盏,建成入户道路3000米。“鼎元居”“荷香苑”“江上云栖”农家乐已投入经营,不少游客前往品尝农家风味,观赏庭院美景。老百姓切实感受到了“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建设带来的实惠。

城市价值

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

2022年,大渡口区住房城乡建委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积极服务辖区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努力激发区域发展活力,推进房地产市场筑底企稳,健康平稳发展,统筹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购房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以租赁住房为主解决市民居住问题,努力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

为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去年,大渡口区先行先试,印发了《大渡口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试点)》,在全市率先出台了推行二手住房带抵押交易、支持用保函释放预售资金、大力支持青年人才安居、大力支持城市更新等促进房地产健康发展的惠企惠民政策,成为中心城区第一个试点“带押过户”区;全区建安投资累计实现133.1亿元,同比增长6.4%,其中,房地产建安投资累计实现84.8亿元,同比增长11.9%。建筑业产值301.4亿元,同比增速12.4%,增速在中心城区排名第1。房地产投资累计实现153.9亿元,增速位居中心城区第2。全区商品房销售累计实现161万平方米,增速位居中心城区第1。

2023年一季度,全区规上建筑业企业累计实现建筑业产值62.1亿元,同比增长10.3%,增速位居中心城区第3;全区房地产项目投资累计实现25.1亿元,增速位居中心城区第2。其中,房地产项目建安投资累计实现19.7亿元,同比增长3.8%。

不仅如此,大渡口区还在激发区域发展活力上狠下功夫,一方面成功召开土地推介会,邀请数十家房地产知名企业参会,广泛宣传大渡口区位优势和发展潜力;另一方面积极协调市级层面加快推进在区重大功能项目建设,争取政策支持,不断提升大渡口城市价值。接下来,大渡口区住房城乡建委将继续推动实施《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措施(试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努力推动“公园大渡口、多彩艺术湾”建设。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