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热射病、“空调病”、“反季”脑梗……“夏病”何解? 重点聚焦

高温天来了,夏季高发病也“随热而至”。

近期,北京一名女子户外带娃后中暑,因没有及时降温,发展为热射病,抢救无效去世。专家介绍,热射病是一种十分凶险的暑热疾病,如不及时救治,致死率甚至大于急性心梗。


(资料图)

一味贪凉同样不科学。空调已成为夏天不可缺少的“救命神器”,但空调本身容易藏污纳垢,封闭干燥的室内环境也增加了感染风险,对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来说,存在发生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此外,在冬天高发的脑梗,在夏天也有“反季”病例,对有既往史或高危人群来说,呕吐、腹泻、大汗淋漓造成人体脱水,会增加血液黏稠度。近期,一名男子就在腹泻后突发脑梗送医。

中暑也可致死

一女子户外带娃,因热射病去世

6月16日,一名患者被送至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体温高于42℃,被诊断为热射病,此后出现多脏器功能衰竭,经过近7小时抢救,于17日凌晨离世。该患者是在户外带娃活动回家后出现头晕乏力等先兆中暑的症状,之后继续处于没有开空调的闷热、西晒房间内,直至“叫不醒”才被家人发现,但为时已晚。

“热死人”不是一句玩笑话。

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殷文朋在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热射病是非常可怕的疾病,并不是无伤大雅的中暑。热射病发作时,人体温度超过正常值,各种酶无法进行正常反应,脏器相当于“在热水里过了一遍”。如未得到及时救治,热射病死亡率将超过50%,致死率甚至大于急性心梗。如出现了器官衰竭,只能借助药物、仪器等进行对症治疗,即便送入ICU,预后也不容乐观。

热射病分为经典型热射病(又称非劳力型热射病,classic heat stroke,CHS)和劳力型热射病(exertional heat stroke,EHS)。

经典型热射病多见于体温调节能力不足者(如年老体弱者、儿童)、伴有基础疾病者(如精神障碍、脑出血后遗症等)及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者(如环卫工人、交警、封闭车厢中的儿童)等。

劳力型热射病多见于既往健康的年轻人,如参训指战员、消防员、运动员、建筑工人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马拉松比赛、大型运动会,常出现劳力型热射病。若相关人员出现不适,急诊人员应警惕热射病的可能。

殷文朋表示,由于人们活动特点和医学知识宣传的差异,郊区发生热射病的几率要大于市区。2018年,他曾在北京某远郊区医院工作,两周内该院接诊了近50例热射病患者,多数是在高温环境下作业的施工人员,有自家盖房的,还有觉得天气太热、戴上草帽去田间地头照看作物的。此外,临床上也有因跑马拉松、室内烹饪等患病的情况。

热射病虽然凶险,但不是瞬间发生的,也遵循由轻到重的过程。

中暑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先兆中暑、轻症中暑表现为人体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身体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感,对症处理后可以缓解;重症中暑(包括热射病),则会危及生命。

进展到热射病之前,患者往往会表现出中暑的症状,只要在中暑前期及时处置和治疗,就能最大程度避免病情恶化。

其中,先兆中暑的表现包括口渴、多汗、烦躁、全身乏力、头晕头痛、心慌、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体温升高等;轻症中暑的表现包括体温明显增高(往往>38℃),伴面色潮红和大量出汗,严重的还会出现脸色发白、冒冷汗、站立不稳等虚脱表现。

出现以上情况时,首先要让中暑者脱离高温环境,进入阴凉或空调房中安静休息;其次应对其进行全身物理降温,使用20℃~30℃的温水(不要用冷水或冰水)擦拭全身。如中暑者体温超过38.5℃,可以在颈根部、双侧腋窝、双侧大腿根处放置冰袋来降温;如中暑者清醒,则可以补充常温的糖盐水;如果中暑者已经晕倒,应当立即拨打120求救;如中暑者无反应、无呼吸或仅有喘息,应立即对其进行心肺复苏急救。

吹空调要讲科学

空调易滋生军团菌等病原体,可引发肺炎

炎热的夏季,人们谈论的除了中暑,还有“空调病”。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张会娟介绍,医学上没有“空调病”这个名词,这一定义来自民间,一般指长期处在空调环境中导致的一系列不适,如头晕、乏力、肌肉关节酸痛及呼吸道感染相关症状等,可涉及身体多个系统,也叫“空调综合征”。

长时间开空调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主要有几类。

最常见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各年龄段都可以发生,以年轻人居多。有的年轻人开低温空调睡了一晚,第二天就感冒发烧上医院,这种病例不少。

其次是下呼吸道感染,以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础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居多,往往病情较重。张会娟表示,她曾碰见一位年近九旬的患者,本身有较严重的慢阻肺基础病,刚刚调理好身体,返回养老院,没多久又因发烧、喘憋送医,诊断为重症肺炎。血液检测显示,老人发生了以军团菌为主的混合感染。军团菌是很容易在空调中滋生的病菌,尤以中央空调易发,其他细菌或不典型病原体也可导致肺炎。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有过敏性疾病,尤其是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说,空调的使用易导致以上疾病的急性发作。夏季空气温度高、湿度大,霉菌容易滋生,也是尘螨活动的有利因素,同时空调中冷凝水管路也是霉菌的滋生地,导致密闭的室内环境中过敏原浓度增高,易诱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急性发作。部分人对冷空气敏感,空调屋内的冷空气也是诱发哮喘、过敏性鼻炎的因素之一。

此外,使用空调时,部分室内有毒有害气体出不去,比如灭蚊剂、消毒剂中的有害气体,人们反复吸入,会引起呼吸不适或头晕、恶心、呕吐等。

张会娟提醒,年轻力壮的人群吹空调以小毛病居多,但老人、孩子、免疫力低下的人群要更加注意健康问题。空调内部容易滋生病原体,如果不及时清理,病原体随着空调的循环进入室内,而空调房中环境密闭、空气干燥,与室外温差较大,导致人体免疫力下降,大大增加感染几率。

在使用空调时应当注意,温度不宜太低,一般认为26℃为宜,但对很多人来说也是偏低的,可以适当上调,找到最适宜舒适的温度;避免冷风直吹,可以用挡风板等工具;要重视空调清洗,夏季使用之前应当进行彻底清洗,使用期间可保持一个月清洗一次的频率,也可求助专业服务;室内通风很重要,开两三个小时后,应当通风半小时左右,做好室内外的空气循环。另外,夜间开空调,可使用睡眠模式,调低风量并定时,避免整夜开空调睡觉。

她还提醒,老人使用空调虽然应当多注意,但也不要因噎废食、拒绝空调,夏季中暑导致热射病后果也很严重,合理使用空调即可。

警惕“反季”脑梗

一男子吃海鲜后腹泻,突发脑梗送医

心脑血管疾病的季节性特点是“冬高夏低”,每到换季或气温骤降时,不少医院的脑卒中中心就会迎来就诊高峰。不过,高温天气,也要警惕“反季”脑卒中的出现。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王也告诉记者,北京已迎来酷暑,但他并没有感到脑梗患者数量的下降,“近几周,急诊每天都会收治卒中患者,有时我值24小时班,接的50多例病患中,一半以上是急性卒中。”

他分析,温度波动引起脑血管反复收缩和扩张,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就有可能找上门,尤其是高龄、合并脑血管硬化的患者,极易罹患脑卒中。此外,脑血管疾病的反季高发,也可能与近几年脑卒中患者诊断增加、居民人口老龄化比例高、慢性基础疾病复杂,以及普通民众的健康意识松懈等有关。

从临床经验看,夏季脑血管病常见两类卒中病患人群:一类是既往卒中史,因高温下食物腐败变质迅速或不合理进食大量冰镇冷饮避暑等,诱发胃肠道反应,导致机体脱水、电解质失衡和血液浓缩,加之血管狭窄的既往病情,容易破坏原有的体内环境平衡,导致脑血管病进展。另一类人群虽无诊断史,但有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饮酒等高危因素,平时并未规律体检,自身忽视了健康隐患,在夏季高温烈日下活动时间较长时,易出汗和失水,当体内水分不足时,血液黏稠度上升、血流速度减慢,就会突然发病。

例如一名正在住院治疗的男性老年患者,四年前在医院诊断为脑梗死,出院后最初一年规律复诊及服药,后来感觉恢复不错,在侥幸心理下自行停药。前阵子,患者去周边地区游玩,高温酷热,进食海鲜后腹泻,突然出现偏瘫,来院复查后,对比了四年前头颅核磁血管影像,发现之前光滑的血管已经出现50%的狭窄。患者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加重,腹泻又导致水分丢失、血液黏稠,进而导致脑梗死发病。

王也提醒,对于既往诊断脑血管病的患者,一定要遵医嘱用药、规律随访,对自己的病情保持充分认识,如出现意外,应当第一时间就医,争取赶上4.5小时内的黄金时间窗,这样还有进行溶栓的可能性。对于高危因素人群,如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抽烟、喝酒等,即便没有脑梗发作过,也不排除合并脑血管狭窄的症状,应当对颅脑血管和颈动脉进行规律的超声体检,做好准备以应对脑血管病的发生。

新京报记者 戴轩

编辑 白爽 校对 刘军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