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幼儿名师听课学习心得体会|观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名师听课学习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如果这20篇文章还不能满足您的需求,您还可以在本站搜索到更多与幼儿名师听课学习心得体会相关的文章。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篇1:幼儿名师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上个星期, 学校组织了“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的展示课活动,下面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当我听着教师们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中的情境,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有的老师在教学时,她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介绍,声情并茂的.语言勾起了学生思绪。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 彰显孩子们的主体地位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既是对学生感悟结果的评价,也指向了学生的感悟态度,指导了感悟的方法,同时,其激励的效果也是不言而喻的,在课堂上用我们欣赏的眼光、赞赏的话语去激励学生,我们是能办到的。

三、实现了师生角色实实在在的转变。 教师们由教学的主宰、中心,转变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有老师的组织下进行共同学习的义务,而且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方式进行个性化学习的权利。

四、实现了学习方式的自主合作。这些课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方式,这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自学探究是基础,合作学习是重要的方式,教师的指导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条件。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师与生、生与生交流对话,教学相长的过程,也是由领悟学习方法、运用学习方法到将学习方法融会贯通,能用适合自己的方法学习的过程。另一方面,主题性学习具综合性、探究性,也更富于挑战性。学生在主题性学习的过程中,有效地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综合运用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微课实实在在发挥了作用。这次展示课中,所有的老师都针对自己所授内容的难点、重点制作了微课,很好突破了难点 。

总是,这次展示课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我以后一定会多多学习,争取有更大的进步。

篇2: 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4月19日,我终于找到了熟悉的听课感受。因为今天的课都是初中语文课。有江苏省青年名师曹文彦老师讲授的《紫藤萝瀑布》、施h老师《奖》,山东省青年名师朱则光老师讲授的《百合花开》、北京特级教师李卫东老师的《背影》,此外还有一堂高中课《世间最美的坟墓》,由浙江名师张悦讲授。

上午的课很精彩,我只能引用专家黄厚江老师的评点来阐述:第一节很“精致”,第二节很“舒展”、第三节很“本色”。

来自苏州的曾文彦老师,年轻有为,朗读配画,诗情画意,“花语”串堂,入情解读,整堂课很有诗意。无论是环节设置还是语言组织,相当精致。

朱则光老师的《百合花开》教学设计,我以前在他的博客中读过,感觉很不错。后又在一次省级赛事上由一位女老师演示过。当时感觉课很精致,朗读很出色,以读带评,很圆满。但是今日亲自听朱老师讲一遍,顿觉口齿生香,妙不可言,风格迥乎不同。黄老师评价“进得去,出得来,放得开,收得拢”。我觉得这节课有两大亮点:一是个性解读。百合战胜自然环境、战胜社会环境、战胜自我,终于“默默”盛开,开满山谷。在我眼中,百合的成功仅是信念的成功,却没有想到还有三个层次的挑战,真是耐人寻味。二是老师的解读用文学化的方式来呈现,也就是“我要开花”段落的朗读处理。先根据句式内容读,这是初读;在结合语境的理解来读,更深更有味;后用分角色朗读,让学生齐读三遍。听着学生越读越有味道的朗读,我终于明白了朱老师的层层铺垫、层层渲染,心中叹为观止。黄厚江老师称赞是“细针密缝”。朱老师的《我用残损的手掌……》中丰富朗读方式,已经让我很佩服,但今日的朗读方式,却是出乎意外的,不禁佩服朱老师的教学艺术。

施h老师《奖》,真的很本色,是我们经常见到的优质课。但最后的环节中“传递一句心声”,可谓画龙点睛,境界全出。

令我耳目一新的是黄厚江老师的课堂评价标准,真的很精彩,只能虔诚地记下,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慢慢体会、思考:

不是好课的标准:

⑴教师忙学生不忙,不是好课;教师不忙学生忙,也不是好课。

⑵教师精彩学生不精彩,不是好课;教师精彩学生精彩,但与语文无关,不是好课。

⑶教师把学生当驴赶,不是好课;老师把自己当做学生的驴,也不是好课。

⑷只有教师的问题,没有学生的问题,不是好课;只有学生的问题,没有教师的问题,也不是好课。

好课的标准:

⑴知道语文教什么、知道语文阅读是什么?知道教什么的课,是好课。

⑵教师教得精彩学生学得精彩,学生在教师点拨下学得精彩的课,是好课。

⑶教有教法,学有学法,只见语文不见法的课,是好课。

⑷文本理解、正确、透彻,并有独特发现的是好课。

令我有“惊艳”感觉的还有李卫东老师的课。《背影》,我教授过好几次,但总觉得不能上出味道来。但今天李卫东老师的解读让我眼前一亮。是啊,背影的描写并不出色,动人的是它的背景,再三的叮咛、祸不单行的家境、家庭琐屑父子失和、大去之期的信,在这种语境中,那青黑色的背影岂不令人心动?在阅读文章时,我也有类似的感受,可是李老师却完整深入地剖析出来,角度新颖,堪称经典。还有那层层涟漪的板书设计,心动不已。

记录下自己的一点思考:

《百合花开》与《丑小鸭》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用主题整合来读,是否也很新呢?

《背影》中的解读能否借鉴朱老师的朗读技巧呢?

“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能否解读成社会的高度?

阅读教学的篇章写法教学与情感教学如何协调?……

“路漫漫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3: 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在县直幼儿园听课这几天,让我学习到很多。她们每节课的教学组织有序,课堂教学构思巧妙,教学方法各有所长,效果好。观摩这几位老师的课,有好多地方值得我去学习。结合对照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情况,觉得感慨颇深。

星星班的一节科学探索课《感知软和硬》,老师在课前安排幼儿到小猫的家,得通过两条路(一条是用海绵铺的路,另一条用石子铺的路),让幼儿感受那条路舒服,幼儿通过亲身体验,真正的感知到软和硬。达到了教学目标。

还有大班的一节音乐综合活动课,小木偶的出现,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使幼儿整堂课表现积极主动,在模仿小木偶动作时,幼儿学习的很认真,并通过童话故事,对幼儿进行了爱心教育,学会了怎样帮助别人。

总之,她们的教学值得我们学习的很多,如:

1、注重幼儿行为习惯的培养。

2、培养幼儿说完整话,吐字清楚,发音正确。

3、教育幼儿要有爱心,学会帮助别人。

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探究力。

5、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祝福。

县直幼儿园老师为我们乡下教师做了导航,指引了方向,在我以后的工作中,我会尽量将这次学习中学到的先进的东西,运用于自己以后的教学实践工作中,使自己在工作上不断进步!

篇4: 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自参加工作以来,外出听过不少优质课,再在实践中揣摩与自已班学生学情相适应的教法,每次收获颇丰。然而自去年“高效”之风一吹,反而心无定论。大家都说“学生课堂所得实效即高效”。然“高效”究竟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取得课堂实效的高效?如何将它整合成我们自己的东西,运用到我的教学之中?恩施市小渡船中学的名老师就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诠释,既体现了反传统的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引领,又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益。下面就听名师的授课谈点心得体会。

一、导学设计巧妙

现代教学论认为,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展示初一下学期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color”的时候,老师以一首学生常唱的活力四射的英文儿歌开头,带动每位学生思想从课外回到课内。唱完之后,和同学们互动问好,加强师生间互动,唤醒学生开口说英语的意识。所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同学们已经跃跃欲试了。接下来,给大家介绍“我姓……名……来自……”复习所学课文,让学生也主动介绍自己。气氛一下变得更为活跃,大家口语练习主动积极,增进学生之间的了解,又复习了所学内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件运用适当

记得有这样一句话“一个优秀的老师,就是一只粉笔、一块黑板、两袖清风”。我想这话并不是就意味着任何的辅助教材都为华而不实的东西。只能说课堂上的教具,实用为好,太过花俏,反而更多的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降低学生学习的能力。所以,只要是以教学的效益为目的,只要是尽最大可能让学生获取知识的一切教学手段,都是能为我所用的。小渡船名师在授课时通过课件呈现给大家本课所现重点――五彩缤纷的“颜色”,给予视觉上有效的刺激,让学生对新学内容有一定大体上的认识,又能让学生感兴趣。在教学1A对话课文时,又通过课件将这篇课文大家在自学时的要求和步骤简单明了的展示给大家,让学生明白接下来这一环节我们要做什么、掌握什么、与同组同学合作的为哪部分内容、合作时我们要做什么。步骤连贯、目标明确、一目了然,又节省了很多老师讲解的时间,真正的做到了将时间还给学生。

三、在学生自学,组织讨论、对话练习

这些自主活动中,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去了解问题、发现问题,和组内同学一起讨论解决问题。既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又培养了学生与人合作的意识。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这堂课总的来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得到一定的引领,又启发了他们积极主动思考问题的习惯。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学目的明确,并且有很大的实效性,学生收获很大,可谓是一堂真正的高效。在今后的教学中,无论是教学设计还是教学辅助教材的使用,如何使它能真正的辅助我取得教学的高效,需要我多学习、多揣摩、总结。希望一天比一天做地好。

篇5: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20xx年3月,我有幸前往山水甲天下的名城-----桂林市,参加了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观摩会,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两节示范课,四节微型课教学,聆听两个学术报告。通过听了专家的讲授,使我一个来自农村面对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滞后的小学教师受益匪浅,深刻地领略到各个名师课堂教学的独特风格以及蕴含的深厚的教学功底,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教学方法,创设的教学情境,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饱含许多数学趣味,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推理、验证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从而能够解决数学中的问题。巧设情境桥梁,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北京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的一堂《搭配问题》,课堂上没有光鲜亮丽的图片和动画,没有生动有趣的游戏互动,有的却是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细致的引导。正如吴老师所倡导的教学过程本身是一种试误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数学试验,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进行搭配,从不全到全,从乱到不乱的搭配思路和方法,然后用演戏的方法,刷-刷-刷,生动地显现出搭配的规律。在课堂上,不时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表达数学问题,鼓励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数学知识,提倡解决问

题的多样化,通俗化,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呈现给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及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的灵动的思考。这种创新而富有生命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听名师上课,做专题报告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让我近距离的接触了名师。聆听专家的示范课,如何关注学生,把握数学教学理念,如何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不断进取,更好的服务于教育教学事业。

篇6: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9月24日,名师送教下乡活动在我校进行。在短短的1天时间里,观摩了2节示范课,聆听了1个学术报告,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刘燕燕老师的古诗教学《送元二使安西》,巧设情境,带学生入诗境;妙读促思,带学生入情境,听课者无不如痴如醉,沉浸在如诗如画中。陈爱玲老师的班级管理经验实在、实用,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借鉴方法。

印象最深的是丁望老师的四年级数学课,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有一个能用数学思维解决问题的头脑。《合理安排时间》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丁老师首先出示几个脑筋急转弯,唤起学生的"旧知,初悟优化思想;接着,丁老师又创设为客人沏茶的情境,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并汇报不同的方案,通过探索对比,感悟优化思想;这样学生在经历学习的过程中,总结优化思想的方法:一排先后顺序、二想同时进行;最后丁老师设计了由易到难的,有梯度的有序练习,运用优化思想,不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整个数学课堂轻松、自然、朴实又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听丁老师的课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学学习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生活数学思想的渗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在这短短的1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她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她们真正做到了脑中有理念,心中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手段。

总之,今天的学习让我受益颇丰,以后我会多学习新课改理念,认真钻研教材,挖掘教材,挖掘学生潜能,积极参加各种教科研活动,多听同任教师的课,向身边的优秀教师学习。努力上好自己的每一节课,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争取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提高自己。

篇7: 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20xx年03月18日至19日,我有幸去淮北第十二中学参加了淮北市第十九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活动。作为一名教师,任何一次听课或参加其它教研活动,都是学习的大好机会,可以汲取不少教学经验。

在这2天的时间里,聆听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徐卫国、牛献礼、张冬梅和韩东、杨丽等5位教师的展示课。感觉受益匪浅。牛献礼老师的沉稳,徐卫国老师的从容,张冬梅老师的和蔼可亲,杨丽、韩东两老师优秀的教学素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现代的新课标理念、新颖的设计、清晰的思路、灵活的教法、愉悦的情感、亲切的语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专家们毫无保留的把自己在教学中的经验体会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深入浅出,幽默风趣,让人久久难忘,让我们深深感觉到教学技艺无止境,教学创意无极限。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们对新课程的理念,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与艺术化。

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我们共观摩了8节课,充分展示了他们不同的课堂教学思路。有人教版小学六年级《圆的认识》、四年级《轴对称图形》、四年级《平均数》、五年级《打电话》五年级《和的奇偶性》三年级《认识面积》等不同内容的几节课,徐卫国老师,给我们展现了“圆的认识”两节同课异构的课堂,虽是相同的教学内容,徐老师却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依据不同的理念,不同的设计思路让我切实感受到了他们的扎实的教学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课堂教学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话题,在我看来,徐老师用同样的教学内容,演绎不同的风采,却展现同样的精彩。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张冬梅老师的两节课,一节是三年级的“射线、直线和角”、另一节是五年级的“和的奇偶性”。两节课同样体现了她“亲和数学亲和学”的教学主张。让学生在亲和的氛围中亲和地亲和地学习数学,体会数学的无穷魅力。张冬梅认为,“亲和数学”一定要“亲和学”。“亲和学”体现了教与学的智慧,其内涵在于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而获得数学知识,并学会“数学思考”。张冬梅在课堂上凭借语言的魅力给学生真正的自由——学习自由、操作自由、表达自由、思考自由、精神自由。她总是“伪装”成无知的孩童,以亲和的姿态参与到学生的探索、求解、验证活动中。因此,她的课堂几乎是群体的思维碰撞,当有了新发现时,师生都会不自觉地沉浸在创造的喜悦当中。这就是“亲和数学”的魅力。

篇8:名师课堂听课心得体会

感谢学校领导给我的这次外出学习的机会。这次新理念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让每一个听课的老师都受益匪浅。其中窦桂梅、熊海滨这两个名师的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窦老师在讲安徙生童话《丑小鸭》中,紧抓题眼――高贵。走近丑小鸭,走进安徙生。丑小鸭的成长就是安徙生的成长,读文再读人。教材主题的挖掘,指向高贵――苦难中怀有梦想,幸福中拥有谦卑;不再是教材中“丑小鸭”变成“白天鹅”的故事。这不愧是窦桂梅的手笔,不愧是大家的手笔!

其二,窦老师对教材的处理――二度开发,也就是超越教材,让课本成为基础知识,拓展跟课本有关的新知识教给学生,令我大开眼界。在此之前,我们经常说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读懂文本以外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愿望等。但均不得其法,感觉收效甚微。那么,窦老师是利用多媒体的优势,将改编后的三年级的课文、才数百字的《丑小鸭》与原译文数千字的《丑小鸭》对比,选择片断,在幻灯片上,一一对比,引导学生对比品读。读出童话语言的味道:诗意、幽默、丰富、含蓄。其中有几个环节也是叫人拍手叫绝的。

①像指导小鸭出生的部分,老师把文字纵列排出来,问学生像什么?生回答像一首诗。于是配乐,师生诵读。这一环节,让学生感悟到安徙生的童话就是诗。

②又如重点揣摩与品味原文的三个“啄”字,比较、理解公鸡啄丑小鸭,其它小鸭啄丑小鸭,鸭妈妈啄丑小鸭的感情,让学生在“啄”字前加形容词,深入感受地读,从而体会作者语言内涵的丰富。

③再如“变成白天鹅后的小鸭把头藏入水里”理解那个“藏”的含义,感受作者含蓄的表达,感受小鸭的谦卑,并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

另外,我还特别注意到,在讲“丑小鸭”一课中,窦老师与学生对话时她的眼睛在闪光,那是一种热切的目光,一种充满信任与理解的目光,一种平等交流的目光,一种带着鼓励与赞赏的目光。这目光就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是具有穿透力的,是任何一个学生都可以感受到的,包括听课的老师。课堂上,我们感受到了激情。她的体态,她的语言,她的眼神,无不在诠释着“激情”这个词,有如铿锵玫瑰。

听熊海滨老师的课前,在自己的课堂上,我总是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按自己的想法去设计课堂,去牵引学生。听了熊老师的《北京的春节》一课后,我发现,他整节课落实自主学习,使每个学生学有所获。比如说,在学习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这几部分时,进行小组研讨:

一、详细写了什么,说给大家听。

二、哪里写得好,读给大家听。

那么教师在这个环节设计了pK赛,给各组分别命名为腊八队、除夕队、正月初一队、正月十五队。组员共同研讨本组的学习内容,其他组对他们研究的内容感兴趣的,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问,提问的价值的可以加分,答得好也可以加分。整个活动,学习纷纷举手抢答,其间还出现了不少有价值的回合。教师在与学生的共同学习中,起到了组织、引领、示范作用。课堂上,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出了老舍先生语言的味道,使课堂弥漫过年的气氛。像学习“腊八”时,师出示原文腊八片断与乏味的改写片断,让学生比较,更深一步体会作者的文笔之妙。另外《北京的春节》介绍了许多特殊的日子,像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初六等,作者详细写了腊八、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其它略写。师引导学生理解详写的内容与课题的干系,从而学习详略结合的写作手法。我感觉这是一节不同于以往的比赛课,没有了老师的“雄霸天下”,更多地是老师导学的智慧和学生的精彩绽放。

熊海滨老师的这堂课告诉我:学生才是课堂的主宰,他们的轻松、愉快、自主、精彩才是课堂教学的最终目的,才能构建一个真实而又精彩的课堂。

经过这些天的听课学习,从这些名师身上,我最终明白:只要用心,什么事都可以从复杂到简单。每件事都是通过推敲、磨练、努力才能变得应付自如。

篇9: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5月26、27日,我有幸走进了名师课堂,聆听了来自北京市及江苏省的四位特级教师的四节数学课。在短短的两天时间里观摩了四节示范课,聆听了四个学术报告,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牛献礼老师“植树问题”这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一:语言幽默。他与同学进行交流时,就像烙家常,非常亲切自然,学生无拘无束,畅所欲言,课堂上欢笑声此起彼伏,学生的学习氛围格外高涨。第二:学习新知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牛老师结合生活实际,把数学问题用手的形式来解决,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加强了直观性、可操作性。第三:重视思维的培养和方法的渗透。如果说生活经验是学习的基础,生生间的合作交流是学习的推动力,那么借助“手”帮助理解是学生建构知识的一个拐杖。有了这根拐杖,学生们才能走得更稳、更好。这就将“发现规律”与“运用规律”链接起来,同学们的思维得到了升华。整合知识,让学生能触类旁通。无论是“植树问题”,还是“路灯问题”、“排队问题”、“爬楼问题”,抑或“锯木问题”、“敲钟问题”等等,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即可以被归结为同一个数学模式,可以统称为“分隔问题”。因此,牛老师在最后的教学中,还超出了“植树”这一特定情境,设法帮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所有这些具体问题事实上都有着相同的数学结构,帮助学生建构普遍的数学模式,以提升学生的思维水平。

郎建胜老师的《图形中的规律》,通过听这节课,使我懂得情境的内容和形式的选择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对于小学生,颜色、声音、动作有着极大的吸引力,要多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讲故事、动手摆一摆、做游戏、模拟表演,直观演示等形式。整节课让学生在探索中构建数学知识。侧重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尽量让他们由内心的成功体验尝试情感上的满足,进而成为推动下一步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听刘松老师讲小学四年级《用字母表示数》一节课中,他告诉我们讲数学,教学细节是老师教学观念的一种流露,是教师教学风格的一种表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诠释,更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一种体现,“教学细节”贯穿于教学过程中,是构成教学行为的外显的最小单位,成功的教学必定离不开精彩的细节,精彩的教学细节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教学细节”的精彩设计和运用,是老师提升教育智慧的“直通道”。关注“教学细节”是老师舒展智慧、落实理念、改变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的过程。关注细节的教学,必定是智慧的教学、必定是成功的教学;关注细节的教师,必定是智慧型的教师、必定是成功的教师。刘松老师告诉我们,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为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提供执掌,应该为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刘德武老师的课无论从哪个方面我们都找不到刻意雕饰的痕迹,但大师的风范却随处可寻。他的课看是很随意,但随意中却彰显出一种超完美的教学艺术。他的每个教学细节都值得我们细细推敲,推敲后有豁然开朗的彻悟:原来课还可以上得如此轻松惬意呀!

通过这次学习,我受益匪浅。专家的理念、思想必将为我以后的教学之路指引明确的方向。在将来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当前的教育教学先进经验,以指导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上一个新的台阶。

2、钻研新课标,转变教学观念,认真备课,研究教学方法,课前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案。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目标教学法,能够运用自如。

3、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开拓学生视野,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像钱刘松那样,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知识空间。

4、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真正做到“先学后教”的目标教学法。

5、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老师的学科功底要扎实,自身素养要高,深入研读教材。

6、驾驭课堂教学能力要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这次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的体会到学习的重要性。作为一个没有经验的年轻教师,想要把课上好,把教学搞好,把学生的成绩搞上去,就必须付出更多的劳动,花更多的时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对我们而言,教书育人这条路还很长。在将来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些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淀教学素养,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全部的光和热。

篇10: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11月19日,我有幸参加在新区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数学“名师进校园”教学观摩会。观摩了2节示范课,聆听了丹阳华南实验学校王文忠校长的学术报告,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姚桥小学王老师《认识钟表》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钱老师首先出示给学生几个形状不一的钟表图形,让学生看图说出不同的时间,初步感观钟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钟表的结构,同时强化数学问题意识,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现实需要和解决问题的激情。接着,王老师又让学生根据三个钟面相同的地方让孩子去发现到底整时间该怎么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最后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用四个游戏去结束这堂课。她不是纯粹地让学生玩,而是在玩中思,在玩中学,不断掌握着新知。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听丹阳华南实验学校的杭老师的这堂《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本节数学课看似简单,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代数思想的渗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真正体现了课堂“静、实、高”的效果。尤其是“实”这点体现的特别充分,不光是“实在”,而且是“朴实、真实”,没有光鲜亮丽的图片动画,没有生动有趣的游戏互动,有的却是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细致的讲解,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想一想一名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凝聚。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实是生活的本质,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名师们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用真情拨动学生那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创造的精神的琴弦。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名师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师的课堂朴实而显睿智。

走近名师,学习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缩短与名师的差距。

我感到在这短短的1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篇11: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我校于4月29日开展了以“关注未来,共建和谐”的听评课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其他两位位老师的课,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高春霞和高广辉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在两节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及教师。看到任欣和初艳丽两位语文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高广辉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他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讲解,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高广辉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这几位老师都联系实际生活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她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学习诉基础上更加努力的云钻研教学,做到能与学生联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篇12:名师听课心得体会数学

这次我有幸参加了赴上海跟班学习,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认真观摩了10位优秀教师的课,他们的课堂教学风格各有千秋,都浸润着浓浓的求知精神和探索理念,真实、朴实、扎实、生活化的数学课堂都是各位执教教师智慧火花的精彩呈现,使我受益匪浅,感受颇多。

(一)从这次观摩活动中是我感到我们的课堂在发生变化,主要表现在:

1、安静的数学课堂

这次的课堂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去掉了很多浮躁、形式上的东西。课堂返璞归真,已经安静了很多,留给学生安静思考时间,回归数学课堂抽象性或逻辑性。课堂变成了一个师生共同“享受”知识能量,传递信息的空间,让我们真正体会到数学课堂教学的朴素与扎实。

2、课堂教学体现数学味道

这次的课堂却体现了数学应有的味道,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这次讲课内容多样,不像以前公开课那样多讲简单数学认识,对于一些抽象代数知识是避之若骛。这次不仅讲一些比较抽象知识——如比方程、中位数等。还讲了一些比较有难度的知识正数和负数、解决问题、复习课等。二是重视数学语言表达,教师语言简洁精炼,言简意赅,没有多余的话,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注意学生语言的严谨性。

3、注重小组合作的实效性。

本次活动,好多教师不是把小组合作流于形式,更注重了小组合作的实效性。课堂中老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采用小组合作探究解决,并且能在活动前明确活动要求,活动中巡视指导,活动后小组展示交流,使小组合作学习扎实有效。

(二)在这次听课活动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节复习课,自工作以来我参加过很多听课活动,但是却很少听到复习课,老师们都认为复习课很难上好,这次,我有幸首次听到了复习课,使我感到眼前一亮,特别是唐艳的《两位数乘两位数复习》和金怡老师的《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这两节课是我对如何上好复习课有了更深的认识。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唐老师的复习课首先明确提出复习的方法:1、阅读课本是复习的好方法;2、交流和倾听是分享成功的好方法。接下来高老师让孩子们自己阅读课本的章节,了解内容,并用简单的方式来记录本单元的内容;在交流时,让孩子们交流口算、笔算、估算时的注意事项,并且对学生采用的表格法、画图法和文字叙述法给与了肯定。然后,通过一些练习,和学生一起归纳总结出;口算、估算、笔算是一家人,口算是估算和笔算的基础,而估算和笔算结果比较接近,又可以用估算的方法检查笔算。整节课不仅仅对这个单元的进行了复习,而且在复习的过程中对孩子的学习方法进行了指导。

金怡老师上的是一节五年级的复习课,对于高年级的孩子而言,已经具备自己整理旧知识的能力,老师就把“整理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作为前一天的家庭作业,这样做省去课堂上的很多时间。一上课,老师就让孩子小组交流家庭作业,评选出能代表本组最高水平的作业,并且给孩子提出了评选建议:1、作业能突出重点;2、作业条理清晰;3、作业形式新颖。孩子在根据建议进行评比的同时,也是对知识的一次复习。在接下来展示作业的时,通过小组代表的发言,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特点、以及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公式又一次进行了复习。然后,教师设计了一个过生日的情景,出示两张图片,一张是蛋糕盒子的图片,一张是生日蛋糕的图片,让孩子小组合作,根据两张图片提出柱和圆锥的问题。老师巧妙的设计出一道开放性很强的问题,不仅复习了知识,而且培养了孩子的发散思维。

认真回想,自己以往的教育教学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一定要发扬成绩,找出教育教学方面的差距,向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教坛无边,学海无涯,在以后的教学中,以更加昂扬的斗志,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

篇13: 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心得一: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20XX年10月19日到20日与其他三位数学老师一起到厦门六中参加第十届全国“相约名师,聚焦课堂”小学数学教学观摩研讨会,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我也从教学观摩会中得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收获和体会,对此我做出如下讨论及交流。

一、教师的语言魅力

从名师与我们平时和孩子沟通的语言对比中可以知道,他们与孩子对话中有一种无形的拉近距离感,能让孩子们从乏味的教学中,主动学习起来。每一位名师包括施银燕老师、张齐华老师、刘延革老师、强震球老师还有刘伟男老师在与孩子们上课前都会亲近的与他们攀谈,不仅从中连接孩子与他的熟悉感,还深入孩子的心灵深处,了解他们想要的是什么,懂得了什么。原来老师扣人心弦的过渡语言,烘托了课堂的气氛,同时也激发了学习兴趣,为学生理解内容奠定了基础。课堂语言的简洁、准确,能使学生的心灵受到震撼,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

二、教师的教学设计

从施银燕老师的四年级《认识负数》一课中,我们可以知道,她从生活中的知识着手,从设计了“电塔里的负数”、“室内温度计的的测量”,以及“信用卡的―10”、还有“小明身高―2”不仅贴近了生活还让学生懂得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的负数。这些实际情景中的问题不仅了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应用正、负数表示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且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参与中明确感悟到正、负数的应用价值。我一直在想如何能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温度计上所表示的度数这一环节,又要怎么使学生的观察能力,通过温度计上读写出所表示的摄氏度,并说出各摄氏度所表示的意义,比较温度的大小等,顺利完成了对概念的初步建构,这也就是教师在上课中倾听学生的发言、关注学生的表情、关注学生的思维及时的加以放大,努力使问题公开化、明确化,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来,我还非常佩服施银燕老师的最后的那个时钟设计,到此还使我无法忘怀,原本以为那个计时器只是一个计时器原来暗藏玄机的总结了一堂课提前下课就是“―1”分钟,加深学生对负数的了解,并且总结了一节课。

张齐华老师五年级中《用字母表示数》从在课堂上,完全了解他如何将自己融入教学,整个课堂浑然一体,既清新又自然,看不出一丝一毫加工的痕迹。他听起来既亲切又有鼓动性,这样轻松的语言,细致的点拨,大气的阐述,快乐的笑声使学生的兴趣被“挑逗”得一波高过一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了知识。以一个储蓄罐为引子,让学生在感受愉悦的过程中学会了用字母表示数的含义,就这个课题而言,难就难在应该如何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字母表示数?字母可以表示那些数?怎样用字母表示数?张老师用他独特的构思,把算术与代数的关系演绎地非常透彻,巧妙的将他的年龄与儿子年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更让人回味的是将神秘人与他的年龄关系的设计,又增添了种种无限的遐想,让孩子自己懂得在“变化中找出不变”,他不愧为“数学王子”。

刘延革老师的《周长认识》其实就是我想去学习的其中之一,因为我教的就是三年级,不仅能从刘老师的观摩课上得到教学的启发,还可以学以致用一下。刘老师创设了小明锻炼的计划:绕运动场跑一周,采用“慢镜头”的手法分别出现没有绕边线跑、没有跑完一圈和正好沿边线跑一圈的三种情形,让学生清楚地知道什么是图形的一周。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入新知,将数学知识放在一个生动活泼的情境中去学习,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把生活原型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过程,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在学生对周长有了直观的认识后,刘老师给出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圆形通过指一指、比一比、量一量等活动,帮助学生清晰建立周长的概念,突出了“从任意一点出发,绕边线一周,回到起点”三个要素,并且重点解决了曲边图形一周的长如何测量,渗透了“化曲为直”思想,学生的体会不断的加深,至此,对“周长”这一概念的总结也就水到渠成了。其中刘老师为深化对周长内涵的理解,还画出一个角,问:它有周长吗?学生的发现是有趣的、深刻的:因为它断开了、有缺口、不能饶一周,所以没有周长!只有封闭的图形才有周长。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刘老师十分注重培养学生观察、反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思维习惯,有意安排了正方形、等边三角形用曲线分割成两个图形后,比较分割后两个图形的周长,通过变式练习,提高学生反思的能力,这种探究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对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使学生对周长的认识趋于深刻。

强震球老师的《圆的认识》是苏教版的教材,它们的编排思路是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实物揭示圆,让学生感受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借助实物、圆规等画圆,初步感受圆的特征,并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强老师在设计中先创设一个情节:让学生猜猜手里有什么东西,激发学生好奇心,然后拿着一条线,线下有颗球。告诉孩子们“用力甩起来,是什么图形?”这个直观的教具,充分发散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脑海中有个“表象”。而后画圆的指导应放在如何画出指定大小的圆,而准确画出指定大小的圆则基于学生对圆规画圆原理的掌握,即知道“以针尖为定点,两脚之间的.距离为定长(半径)旋转一周的点的集合”。学生这个意义上明白了圆的本质与圆规画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才有助于学生对用圆规画圆的方法、圆的主要特征的掌握。再后来当同学有对圆一定的了解与认识的时候以比赛的形式加深学生对画圆时两脚距离不能改变而加深印象,设计是这样的:请同学上来比赛画圆,看谁画得又快又好,之后同学们会发现一条绳子的距离不会改变,另外一条绳子则是橡皮绳无法固定距离。这样的游戏设计使学生从枯燥乏味的课堂教学到主动发现画圆的技巧将学生置身于发现者,探索者的角色,以画圆为主线贯穿全课,让学生轻松地、本质地认识圆。

三、我的课堂还缺少什么

这几位名师的讲堂,让我从观摩中发现我的课堂里还缺少一些实质的东西,包括要有发现的眼睛,还不够关注孩子们课堂的表情,要懂得去伪存真,生成点多,处理课堂突发事件能力,及驾驭课堂能力的培养。或许多上几节不同班级的课,能对我教学上的应变能力以及能快速读懂孩子们心里的想法得到一定的帮助吧。因为在读懂孩子的心的基础上的教学,才能够真正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要学数学,学好数学的强烈愿望。

心得二: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11月19日,我有幸参加在新区实验小学举行的小学数学“名师进校园”教学观摩会。观摩了2节示范课,聆听了丹阳华南实验学校王文忠校长的学术报告,听了这些专家的课,使我更深刻地感受到了名师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

让学生数学地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有一双能用数学视觉观察世界的眼睛,姚桥小学王静老师《认识钟表》一课中,充分地让我感受到了这一点。钱老师首先出示给学生几个形状不一的钟表图形,让学生看图说出不同的时间,初步感观钟表,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通过观察图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理解结合自己的语言表达出钟表的结构,同时强化数学问题意识,自然而然地激发了学生按什么标准进行分类的现实需要和解决问题的激情。接着,王老师又让学生根据三个钟面相同的地方让孩子去发现到底整时间该怎么看,让学生自己去总结。最后她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用四个游戏去结束这堂课。她不是纯粹地让学生玩,而是在玩中思,在玩中学,不断掌握着新知。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让整个数学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听丹阳华南实验学校的杭老师的这堂《用字母表示数》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本节数学课看似简单,实则是把抽象的数字与具体的操作有效地连接起来,是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和代数思想的渗透。通过一系列的数学思考过程,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教师以其别样的智慧激活着学生灵动的思考,真正体现了课堂“静、实、高”的效果。尤其是“实”这点体现的特别充分,不光是“实在”,而且是“朴实、真实”,没有光鲜亮丽的图片动画,没有生动有趣的游戏互动,有的却是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细致的讲解,教师所追求的“引导学生进入真正的思考的创造境界。”这种创新的、富有生命活力的课堂正是我们需要学习的。

想一想一名教师一辈子从事学校教学工作,就意味着他生命中大量时间和精力,是在课堂中和为了课堂教学而付出的。每一堂课都是教师生命活动的凝聚。课堂教学对教师而言,不只是为学生成长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别人交付任务的完成,它同时也是我们自身生命价值的体现和自身发展的组成。虽然我们希望生活是多彩的,但平实是生活的本质,多彩只是生活的点缀,舍弃平实而追寻多彩,结果必定是浮华人生。课堂教学不也正是如此!名师们走进课堂,让课堂走进生活,用真情拨动学生那鲜明的思想、生动的语言、创造的精神的琴弦。我们也只有将课堂教学当作人生中的生命经历,去享受、去充实,才会将课堂教学当作学生的生命经历,自觉地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这段生命经历。名师正是深知其中的精髓,所以名师的课堂朴实而显睿智。

走近名师,学习名师扎实的理论功底、深厚的文化积淀、开阔的教育视野、精湛的教学能力及永不满足的超越精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所以我们要有水滴石穿的精神,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坚持不懈,缩短与名师的差距。

我感到在这短短的1天时间里,让我近距离地接触了名师,聆听名师的示范课,从中我领略到每个名师的教学风格,深厚的教学功底,及精湛的教学艺术,他们所设计的学习情景,不仅绚丽多彩,贴近学生的生活,而且蕴含着数学问题,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试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主动地参与探究解决问题。这些名师不但关注学生,把握数学的解题方法,而且更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让人耳目一新。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努力学习,取长补短。

心得三: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我校于4月29日开展了以“关注未来,共建和谐”的听评课活动。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深刻感受到了小学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艺术化。听了其他两位位老师的课,被他们上课的那种激情所感染,在课中老师先用情感开启了学生的思维。他们不只是授课,更是与学生心灵的沟通,用自己的那份热情唤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配合,探讨问题,课堂效率很高。高春霞和高广辉老师的数学课,让我体会到课堂教学的灵活性、灵动性、老师自上课至课终,老师始终围绕学生运转,学生一直环绕老师运行。老师对学生并没有过多的限制和束缚,学生的想象、讨论、联系是自由进行的,学生占据了课堂的主阵地,但是,学生没有脱离轨道,没有脱离教师精妙设计的运行轨道,教师充分“放”了学生,学生充分“离”老师,而结果是圆满的,成功的,学生学到了知识,教师达成了“传道、授业、解惑”的天职。

在两节优质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每一节课,每一位老师都很有耐性的对学生有效的引导,充分体现“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教学理念。老师们的语言精炼、丰富,对学生鼓励性的语言十分值的我们学习、在思想教育方面,这些教师都处理的比较好,自然真挚的情感流露感染了学生和听课的每一位学生及教师。看到任欣和初艳丽两位语文老师气定神闲,信手拈来,不时激起一个个教学的浪花,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更让我连声赞叹。从中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当我听着这两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它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深处,高广辉老师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他让学生一边观看图片,一边听老师的讲解,声情并茂的语言唤起了学生的思绪。高广辉老师和蔼可亲的语言,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奠定了基础。老师课堂语言简洁,准确,她用自己的挥洒自如的语言引领着学生,把学生的思路引向了更高层次的探究世界。彰显出精湛的功底和高超的教学智慧。这几位老师都联系实际生活来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她们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通过这次听课活动我对新课改有了更深的认识。教学改革就是创新,观念的更新是教育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学习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先进经验。

2、努力开发多方面的教学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3、上课时大胆放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我在听课中的一点体会和心得,我要在学习诉基础上更加努力的云钻研教学,做到能与学生联成一片,使自己的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篇14: 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暨赤峰市中学数学基本功大赛 9月27日 ,由市教育局教研室组织的中学数学基本功大赛评比活动在敖汉旗新惠二中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观摩活动。看到参赛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自己的特色诠释着数学课堂教学中生命的对话,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置身于会场中,倾听着老师们一堂堂精心准备的课,在这里,我亲身领略着他们对教材的深刻解读,感受着他们对课堂的准确把握,体会着他们对学生的密切关注。他们在开启学生智慧大门的同时,也让我学到了很多很多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教学理念,引发了我对课堂最优化的思考。

回顾教师们的优秀课堂,我们可以看到每位老师的特点。有的老师擅长设计各种活动环节提高课堂气氛,有的老师课堂语言幽默丰富惹人好感,有的老师课堂紧凑主题突出,还有的老师激情饱满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也让听课的教师们连声赞叹,佩服他们能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不仅完成课堂教学的设计,还配有画面优美的课件教学。并且参赛老师都能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将课堂教学引入全新的境界。在应用现代化教学工具的同时,并能很好的与传统的数学教学手段相结合,做到严谨和生动相结合,既提高了教学效率,又达到了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我觉得先不论学生的配合与否,光从老师身上我们就能感受到数学的多样和精彩。

1、扎实的基本功游刃于课堂,同时老师们具有优美圆润的音色,亲切大方的教态,灵活的教学机智,拉近了学生和教师的距离,容易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更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2、丰富的教学语言激情于课堂。教学语言的确是一门值得我们潜心研究的艺术,运用得恰到好处的教学语言能把学生引出狭小的课堂,深入人的心灵深处??

3、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为学生提供活动的舞台,调整学习的方向,是关键时刻予以适当点拔的学习过程的支持者。在课堂学习中,学习的材料来源不再是单一的教材,更多的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来。导入的设计既具实用性又具时效性。再加上教师创造性的将融入此处,用生活中的数学,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巩固了刚学过的知识,而且还为后面的知识埋下伏笔。

4、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中学阶段是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在老师的课堂中,我们不仅能看到教学环节精彩的设计,老师对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也尤为重视。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但这种学习方法也容易流于形式。老师在活动前明确提出“怎样分工合作,才能做得快”,让学生有意识地对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再通过倾听一个小组的合理分工,对其它小组进行指导。不仅使活动开展有序,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并为以后的合作活动提供范例。使学生在学习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本次活动反映了新课改以来,老师教学方式的多元;数学教学以生活为源泉,更重视数学本质,注重挖掘蕴涵的数学思想;重视引发学生认知冲突,注重学生的认知变化。在教学活动中,师生互动,启发引导,紧紧围绕学生的兴趣,围绕数学本质,注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这些课中,参赛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清晰,教学方法灵活,很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每节课都是气氛活跃,学生参与互动性强,每节课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互动,看到的是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不再是以前的教师教和学生学的两个过程,而是一个统一体。老师并不是一味的向学生讲解知识点的重要,并不是一味的指导学生如何解题,更多我们看到的是老师在引导学生慢慢发现问题,体验数学的本质。

我对此次学习感触颇深,认为短短的一天多的时间,收获多、收获的质量高、学习的感悟深,使我深深感受到了更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我们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学习新课程理念,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结合我校实际,认真反思我的工作,虚心向各位老师学习,特别是在如何关注学生的学习困难,如何通过现有的教学设施高效课堂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多作探索,力争为我校中学数学的发展作出自己的力量。

篇15:幼儿听课心得体会

为人父母的我第一次走进女儿的幼儿园听课,感到好奇又新鲜。真想了解女儿在幼儿园到底做了些什么?学了哪些知识?今天有幸在幼儿园杜老师和李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来到了国定路幼儿园中(2)的教室里。

走进宽敞明亮的教室就见两位老师热情的迎了上来,女儿甜甜的叫了声:”老师早”,就飞快的和玩耍了起来,我环视了一下教室,教室里被划分了好几块,每块的主题都很鲜明,有理发店,我爱我家,点心店,好吃的食物,还有季节变化的特征等板块。这些主题的下方都图文并茂,给小朋友们一目了然,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事物的理解力和洞察力。

女儿她正和三四个小朋友一组在玩家家,她玩的热火朝天的,还有些分成好几组,有的在搭积木,有的在玩砌房子,他们各自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尽情的玩耍着,听妻子说,每天结束时,老师还会针对他们所玩的内容提出不同的问题呢。这样既动了手又动了脑。使他们得到全面的发展。到了吃早点时,他们也是有条不紊,紧紧有序,按次序轮流着吃,吃完了早点,老师帮小朋友安排到大教室去锻炼身体,小朋友们先做早操,看着他们一字排开那整齐的队列,老师也是必定下了苦功了,我是看得合不拢嘴,看着女儿他们这代含苞欲放,朝气蓬勃精神,心理好是感谢老师他们精心照顾和培养。做完了操,有些小朋友们已是满头大汗了,他们纷纷脱去了厚厚的冬装,小脸蛋个个红彤彤的,接下来他们也是分组开始锻炼,老师的要求很是简单,就是要在有限器材中玩得要出汗,但内容要多样性,拿着这些玩具,发挥着他们丰富的想象力。

篇16: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

闲暇的时候,我很喜欢看“名师风采”这个栏目,因为同为名师的我想多学习、了解其他名师的事迹,对照自己查找差距,以便改进和提高。在这些名师之中,我最了解的要数四合蒙小的田艳辉主任了,因为我们有过七年的共事时间,七年当中,她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她在自我介绍时这样写到“不管是份内工作还是份外工作,都乐意接受并认真完成”。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她原来在我校工作时,就是学校的骨干,区里骨干、市里骨干,她悉心钻研业务,在自然学科方面成绩斐然。无论是哪个部门,哪个领导分配的任务她都能保质保量的完成,而且从无怨言。

还有最使我敬佩的是她身患重病,仍然坚持工作的敬业精神。她在迎接“双高普九”任务艰巨时,加班加点的工作,没日没夜的补材料,整理档案,自己的腰脱病犯了,走路都很困难,每天还是强撑着上班,把热水袋垫在腰部继续工作。她能在困难面前,顾大局、识大体达到忘我的工作状态,置自己的身体于不顾,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教育事业,这种为大家舍小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值得我学习。再有她在亲人去世时,克制着沉痛的心情,依然坚持上班。可见,在她心里把事业看得比她的亲人更重要。

她把自己最美丽、最宝贵的青春时光奉献在了教育事业上。以上,就是我学习田艳辉事迹的一些感受体会,我深知自己与其他名师相比,还有很多地方存在不足,但是我会虚心学习,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辛勤地工作,努力地耕耘,我愿意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教育服务当中,我知道我所能奉献的没有其它,只有热血、辛劳、汗水。但会我在两袖清风中用粉笔开启心灵的思索,无怨无悔地走甘于奉献之路。

篇17: 学习名师心得体会

非常有幸,我参加了这次省名师送培徐州培训班的学习。虽然,今天只是学习的第二天,但是我已经控制不住此时激动的心情了。我觉得在这次培训中有收获、有感悟、有反思。

首先我的收获来自王文英校长,作为一名城乡结合小学的校长,学校六轨、三十六个班,管理好这样一个学校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王校长还能带领全校的教师、带领她的团队,在教学和管理中不断反思、不断摸索、不断前进。而且还能经常请名师到学校来给老师们上师范课、作报告、交流。一个好的管理者,首先要有先进的管理意识跟觉悟。并且王校长担任行政工作的同时,还一直担任一个班的教学工作。还能在百忙之中,给学生上课、落下的可要补课、争取每一节课都要给孩子们上好。我们身边有些人,能少上一节就少上一节,能躲就躲,跟王校长比真是惭愧。

其次,我的收获来自贲友林老师和王校长的专业素养。他们对教材、教法、学生……,不同方面和不同层次的挖掘和研究。王校长对教材三个层次的解读,从不同的深度和宽度去解读教材和学生、理解学生学习知识的逻辑顺序和认知顺序、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挖掘学生的后续知识与当堂知识之间的紧密联系。设计教学内容,不仅让学生学会、还让学生会学。并从简单的铺垫入手,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贲老师是我非常敬佩的一名教师,他教学严谨而又不失风趣。给人感觉是那么的应变自如、手到擒来。我喜欢他对教材和教学形式、手段的不断创新。一个不会创新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和未来的民族,而一个不会创新的教师是教不出一些会创新的孩子的,那样一个民族将没有未来和希望。

再次,说说我的一点感悟。名师,他们成功的背后也有很多泪水和汗水。我想王校长对学校工作的管理和教师的引领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贲老师和我们一样也是一个普通的师范生。他在乡村小学也工作了十几年,就是他那十几年的持之以恒,成就了他。贲老师给我们展示了十几年前上的课和现在又上这节课的修改和反思。就是想告诉我们他也是一边思考一边改进的。所以从名师身上我们既要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及思想方法技巧等,还要学习他们坚持不懈、不离不弃的钻研精神。写一篇好的文章或一节优秀的课是不会让一个人成为名师的。

最后,说说我的反思,听了他们的讲座,我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还不够好。贲老师曾经说过:“缺乏思考的忙碌,犹如疯长的野草,如果熟视无睹,不求革除,将在习惯的支配下蔓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要且行且思,让他们的教诲一定我身上、课堂上、人生中有所体现。

篇18: 名师学习心得体会

“为师当学魏书生,从教当学魏书生”这是对当代名师魏书生一生忠于教育事业的赞美。同是三尺讲台,魏老师却能做得这样有声有色,有滋有味,并以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师德成为当代教师学习的楷模。他以丰厚的人生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教学经验、精湛的教学艺术深深折服了我,更以对学生细致入微的关爱深深感染启迪着我,促使我不断地去学习,去揣摸:

一、学习他对教育事业的无比热爱和执着追求

要学习他把从事教育工作看作是对党、对人民的回报,对大自然的热爱这种崇高的从教动机和幸福观,把工作看成是品尝人生的欢乐,树立视事业如生命,爱在其中,以苦为乐,为之献身的信念。

二、学习他关爱学生,提倡民主,不懈追寻教育理想的精神

要学习他民主、科学的教学观,以博大的胸怀,真挚的爱心,长年累月、点点滴滴、锲而不舍地坚持下去,真正实践目中有“人”的教育,充满人性、人情和人道的教育,为了一切人全面发展的教育。

三、学习他埋头苦干、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生活作风

要学习他对待教书育人工作的神圣态度,真心实意,踏踏实实地工作,自觉、刻苦学习,不断自我完善,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学习他健康的情绪、平稳的心态和乐观的精神,善于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和改造环境;多看前面,少看“身边”;多看有利,少看不利;多看自己的长处,少想自己无法改变的弱点。真正树立笑对人生的境遇观,以积极向上的精神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结合师德教育活动实际,更新观念,加强职业道德、职业纪律、职业意识的教育。将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落实到每一堂课、每一次活动中,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象魏书生老师那样认真读书学习。要天天看书,读教育名著,拜专家为师,以学者为友。学他们的理论精髓和实践经验,学他们不迷信权威的创新精神,学他们不懈追求探索的人生境界和献身事业的崇高人格。同时,也应向同事学习,向生活学习,向周围的人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在生活中不断砥砺,享受经历,完善自我。把学习内容转化为自己的综合素养和创造能力,全面提升自己和事业的境界。

篇19:名师学习心得体会

这次访名师活动让我了解了一个人―海兴二中副校长李长辉;这次访名师活动让我更深一步的理解了什么叫坚守和付出;这次访名师活动让我明白了“爱是教学的基础,教育无法离开爱”的真正含义;这次访名师活动我更深的意识到创新是教育的希望。

xx年11月05日下午我带领着我的队友张晓晨和刘婷对海兴二中李校长进行了采访,通过这次采访我们更深一步的了解了他,他其实不像他平时表现的那么严厉,再和他交谈的过程中,他很和蔼,很平易近人,表情里流露出了对教育的热爱,笑容里流露出了对我们的欢迎。通过采访,我们知道他为教育真的是奉献了半辈子,收获了快乐,获得了累累荣誉,赢得了众人尊重!和他交谈的过程中,他提到“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学成功的希望。”

谈到“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想想看确实是这个样子的,只要经常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发现他们兴趣所在从而向对的方向引导他们,对待他们要不厌其烦,要有耐心,只要坚信付出了真心就会换回真心!他们中确实存在着很多问题生,他们需要我们的引导,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关爱,把他们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虽然现在我们还没有做父亲﹑母亲,但是我们的父母对待我们是百般呵护,耐心教导,我们应该做到这样!当他们跌倒的时候,告诉他们要勇敢;当他们生病的时候,给予他们关怀与照顾;当他们受到委屈的时候,给他们一个拥抱;当他们在黑夜里漫游的时候,一步一步带他们走向黎明。

谈到“创新是教学成功的希望”,现在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我们也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适者才能够生存下去,不适者只能被淘汰。李校长就这一点提到:“仅有理念不行,仅有决心也不行,但是我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让老师们不断地去改变理念,不要仅仅满足于现在的学习质量,应该在这个基础上勇于创新,并且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另外应该不断地‘引进来’和‘走出去’。不管改革的道路有多难我们都应该尽最大努力为学生开辟出一条自主学习,快乐学习的道路。”听了李校长的一番话,我更深一步理解了“创新是教育的希望”这句话。

到活动的最后李校长还给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给了我们一些忠告,我会一直牢记在心,在以后的要学过程中因材施教,不断学习,不断进步!铭记:“爱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创新是教学成功的希望。”,就让它来鞭策我们一起走向成功吧!

篇20:名师学习心得体会

20xx年11月4日,我和我们语文组的老师一起到呼兰八中听了49中的杜唱老师和风华中学冮大林老师的讲座,听后让我受到了很大震撼。

值得我感动的是冮大林老师,通过他的讲座我感受到他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广博,言辞优美,机智幽默。他是一个来自基层的老师,是靠自身努力,成长为全校的教务主任,在自我提升方面,他曾经讲过这样一句话,不想当校长和名师的语文老师绝对不是好老师。其实有时真是这样,我们的确应该敢想,而后也许我们也会做到。

在冮老师的讲座中,他告诉我们就是要不断的学习,我想教师的自我学习不但关系到自身的素质,而且也直接影响到了接受教育的学生,作为一名老师,真的应该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其中冮大林老师的一句话让我记忆犹新,那就是语文教师的五法宝,一张铁嘴,一笔好字,一腔热情,一片爱心,一项绝活,对于这五项法宝,我也扪心自问,我想我还欠缺的太多太多了。

他向我们指出教师成就自我的长效功能,那就是韧性和耐力。我国著名教师余应潮曾说过:“名师,都是在艰苦的环境中或自设的艰苦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因此,只有足够的韧性和耐力才能达到成就自我的目标。

爱自己真的就要好好地栽培自己。

同时冮老师的阅读教学也给了我很多的启发,他在讲座中是这样说的一、广泛阅读是前提;二、钻研方法是关键;三、形成思路是重点;四、转化教学是提升。语文阅读,文本阅读重中之重;(看标题,抓主体,明结语)方法指点不可或缺。(抓文旨,明题意,巧润答)冮老师的阅读教学既有总目标,又有每学期、每月、每周的小目标;授之以渔,由扶到放;对课外阅读,他的指导方法,环环相扣,细致入微,可操作性强,他一上午教给我的阅读教学法,比我十几年积累的还多,他真不愧为名师。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固定需要。”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模式,是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效途径。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语文课堂必然充满生机活力。

对于杜唱老师的讲座,我想我最应该学习的就是她作文教学的一点思考,我们的确应切实把学生的作文水平提高上来,杜老师有一句话让我很受启发,她说技巧是你在阅读大量文章之后的事,的确对于初一的孩子来说,真的应该让他们广泛的阅读,正所谓广泛的阅读是写作的前提。

杜老师用朴实真挚的语言把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探索和经验毫无保留地捧出,道出了语文作文教学的真谛。杜老师的成功可以说那不是偶然的,我真切的感受到,她是一个爱思索的人。她所做的一切探索,都源于对作文教学现状的思考:如何改变作文教学的高投入,低收效?她是一个敢于创新的人,她敢于打破传统作文课的教学模式。而是抓住了记叙文的几个训练点,这需要多大的勇气,需克服多大的困难呀。想一下,她为学生筛选书籍、指导阅读、批改习作,该花费多少时间呢?成功的背后,是奋斗的汗水呀!

杜老师的成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只要把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当课题,把教育教学工作当作研究过程,带着思考的大脑,关注自身的教育实践,再不断的读书,不断的反思,就会拥有自己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就有可能成为一个专家型的优秀教师。

在我们成长的路上,也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上进的心,用“心”来研究教学,让思考和实践同行,我们一定能创造出幸福、和谐的教育!成功之花,孕育在奋斗的汗水中,这是我听完两位名师讲座之后最大的感受。

★ 参加数学名师听课心得体会

★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 教师学习名师心得体会

★ 小学数学名师课堂教学听课心得体会

★ 听课学习心得体会工作总结

★ 幼儿教师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 观摩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 幼儿听课评语

★ 数学教师外出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 政治教师听课学习心得体会

关键词: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23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9 60 29 14 2@qq.com
皖ICP备202200996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