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快讯 > 正文

郑州能否给干零活的农民工建一些“青旅”?

近两个月,民间摄影爱好者“志刚在郑州”发的两条视频,被不少郑州人在朋友圈转载,视频中,记录了两位在郑州干零活农民工的生活片段,吃五元午餐,住立交桥下,真实的镜头、质朴的语言,触动了大家柔软的内心。

两位师傅的故事是中国千千万万农民工的缩影。在我国推进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中,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背井离乡,在城市中寻找着生计与梦想,在辛勤劳作中见证着城市的日新月异,从高铁、机场到摩天大楼,从学校、医院到住宅小区……有人说,一部当代中国城市建设史,每一页都写有农民工的艰辛付出。

当城市越来越大,越来越美,亦有不少人关心:他们亲手参与打造的城市,能否也给这些农民工一个更好的落脚处?

“五一”劳动节将至,我们将关注的目光投向城市里打零工的农民工,他们渴望在城市里有个实惠又方便的落脚处,可以说是农民工的“青旅”。师傅们的普遍诉求是:不讲究条件,能遮风避雨就行;最在乎价格,最好每天不超过10元。

馒头蘸麻酱

吃饭能凑合房租省不了

“来了10天,干了4天,活儿不好找,工钱也低。”下午4点多,还没等到合适的活儿干,人也饿了,45岁的杨师傅从郑密路路边走到小游园内,坐在路牙上吃馒头充饥。

一大早,他出来找活干时,买了袋馒头装包里,配了一瓶芝麻酱当调料,饿了,就掰着馒头蘸酱吃。脚边,一个黑包工具包,一顶黄色安全帽,是他出来找活干的标配。

这天下午,有雇主来找人帮忙扛12袋水泥上楼,给30元工钱。他嫌少,可有人抢着去干。

杨师傅盘算着,从老家来郑州后,挣的辛苦钱除去房租和吃饭,没落几个钱,“不管挣多少,吃饭能凑合,房租省不了。”说起好不容易在几里地外租的简易房,每月房租要三百六,他嫌贵。

要不就睡立交桥下?思前想后,他没敢,疫情下,自己万一有个感冒发烧的事儿更麻烦,看病也得花不少钱。

杨师傅家有四口人,种了两亩地,他趁农闲时出来打零工,就想多挣些钱贴补家用,供俩孩子上学,“大人不吃好也得让孩子吃好,孩子正长身体。”他说,自己对住宿没啥讲究,有没有单独卫生间、家电之类的都无所谓,就希望便宜点儿,晚上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住宿最在乎价钱便宜,最好每天不超过10元

安居乐业,是人们朴素的美好愿望。打零工的农民工,也不例外。

他们期待怎样的住宿?近日,记者走访多位农民工发现,和杨师傅一样,很多农民工最在乎的是价钱便宜,最好一天不超过10元。现如今,多位农民工的住宿“版本”也是各有特点。

有“轻奢型”的。来自禹州的柴师傅告诉记者,他住在一安置小区的30层楼,三室两厅被改造成小旅馆,摆放多张高低床,供多人合住,有水电,有网络,还能洗热水澡,“就是有点贵,一晚上15元,一月四百五。”每天,他从住处步行大约20分钟,到南三环与郑密路交叉口找活儿干。

有“凑合型”的。65岁的胡师傅来自长葛,老家有生病的儿子需要医疗费,他一大把年纪出来打零工。他曾跟柴师傅一起住过15元/晚的小旅馆,不过,后来搬了。

为啥?“活不好找,有时候没现钱交房租,我跟房东说:能宽限几天不?房东说:那你住立交桥下去吧!不要钱。”他很伤心,就搬了出来,又找到一处六七个人合租的简易民房,没网络,上卫生间、洗澡等也不方便,好在便宜,每月210元。“我不吸烟,也不喝酒,每天吃饭二十块钱、住宿七块钱,是少不了的开支。”剩余下的钱,几乎全部都给了家里。

还有“流浪型”的。就像今年3月初冲上热搜的“被父亲的五元午餐整破防了”视频中,那位省吃俭用、睡在立交桥下打零工养家的父亲,让千万网友感动又心酸。视频爆红后,记者曾两次前往拍摄地周边的立交桥下探访,已看不到有农民工夜宿桥下的迹象,偶遇几位身穿制服的工作人员在桥下巡逻,他们说,现在都不让在桥下住了。

据了解,原本住在立交桥下的农民工,有的收拾行囊回了老家,有的转移到了别的地方,不远处一栋待拆的民房里,成了一些人暂时挡风遮雨的落脚地。此外,还有一些人每天凌晨从新密拼车赶来找活儿,晚上再拼车回去,住在新密,每天如潮汐一般……

刘湾劳务市场内备了“爱心宿舍”

数千名农民工集散在市场找活

每天凌晨四五点,新郑路与豫一路交叉口附近的刘湾劳务市场(也称河南建筑工人劳务市场)外,是最“人潮汹涌”的时候,一个个头戴安全帽的农民工从附近的刘湾、苏庄赶来,找到活儿的,随车走了,没找到的,等到六点左右陆续离开。

市场门口张贴的暂停开放公告显示,自2021年12月23日起,暂时关闭刘湾劳务市场,待疫情形势平稳后再次开放,具体开放时间另行通知。不过,市场虽暂时关闭,找活干的农民工还在,就在市场外面找活干。

“人多的时候,每天来这儿找活干的农民工有上万人,今年新建楼盘少,活儿不好找,走了不少,每天还有几千人。”刘湾劳务市场工作人员节先生指着市场内一排简易板房说,为了帮助个别暂时没活干、没落脚地的农民工,特意备了十几间“爱心宿舍”,每间宿舍内,摆有两张床,备有照明灯、水桶等,比较简陋,“有钱了可以给一百多元房租,实在没钱也让住,是流动性的。”

除了凌晨四五点的一拨农民工“人潮”,每天下午,还有一拨,是上晚班的。

记者探访时发现,下午5时许,刘湾劳务市场北侧一加油站旁,聚集了上百名头戴安全帽、带着工具包的农民工,还不断有人陆续赶来,大家根据木工、钢筋工等不同工种,分别扎堆等活儿干。

为啥会有恁多农民工在这里聚集?

据了解,该市场是自发形成的,除了交通便利的地理位置外,还和周边村子房租低有很大关系。2021年,一位对农民工有情结的建筑老板租地建起刘湾劳务市场,主管部门也因势利导,一份放大版的《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人民政府关于成立管城回族区刘湾劳务市场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就张贴在市场大门外。

“这里聚的农民工多了,房租也比之前贵了。”租住在刘湾的农民工郭师傅说,单间、标间从两百多到四五百不等,为了省钱,他住的是不带卫生间的单间。

对这些打零工的农民工而言,他们最看重的是当天干活、当天拿工钱的“规矩”,这样更心安。

有温度的城市应善待农民工

农民工何时能有合适的居所

“城市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农民工,他们干着又脏又累的活,挣钱不容易,城市也应该对这些劳动者多一些关爱。”郑州市民陈先生对农民工住宿问题颇为关注,他建议,不少城市有背包客喜欢的“青旅”,有人才公寓,能否也为农民工搭建合适的落脚地?他认为,一座有温度的城市,应该善待农民工,让农民工感受到归属感,对城市而言,也会得到更多回馈,更具潜力和魅力。他建议,可以考虑在农民工聚焦地周边,搭建适合他们的实惠住所,既方便用工者招工,又为零散务工者提供了落脚地,让大家感受到城市的温暖,还能适当收取费用,一举多得。

早在春节前,记者随民政部门街头巡查救助时,发现寒冬时节住在立交桥下的人中,多是无法返乡的外来零散务工者,与流浪乞讨人员不同,他们有手艺,有收入,却舍不得花辛苦钱在城市租房住,其中,岳师傅直接从家带了简易帐篷来……尤其在雨雪冰冻天气,他们的居住安全令家人担心,也让政府部门挂念。在郑州市冬季专项救助行动期间,民政部门送棉衣、棉被等进行救助,还专门为部分农民工就近解决住宿问题。当然,这种救助是阶段性的。

资料显示,2012年郑州市政府曾发文指出,要完善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规范建立零工市场。其中指出,“各县(市、区)政府,市政府各派出机构要立即设立本辖区外来务工人员保障服务站”。

2013年初,郑州市人社局下发了《郑州市零工市场、服务站(点)管理制度(试行)》,对郑州市正在筹建的三级零工市场的管理和服务进行明确规定,当时赢得外界一片叫好声。然而,媒体记者2014年11月回访发现,计划中上千平米的郑州市中心零工市场迟迟未开建,而早先建好的零工信息服务站,有的一度荒废成摆设,有的悄悄撤走,甚至,连当年出台的零工市场相关建设文件也在2014年遭废止。

究其原因,当时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表示,零工性质特殊,其务工行为应属于个人和用工者之间的雇佣关系,适用于民法,而不适用于劳动法,人社部门建设零工市场,在法律和政策层面均面临尴尬的境况。此外,还面临场地、办公经费等问题,如果郑州市政府能牵头协调多个部门,探索借鉴外地经验,或许能找到解决零工难题的办法。

“零工市场、服务站点建着都难,要建专门面向农民工的落脚地,谈何容易?”对此,有人心里没底。

4月12日,记者从郑州市人社局农民工工作处获悉,在郑州市内五区分别建设规范化零工市场,被纳入2022年郑州市重点民生实事,目前正在推进,至于是否包括方便农民工住宿的地方,对方表示,最终实施方案还没确定,不便多说。

山东临沂农民工“一元公寓”,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入住

在城市里建专门针对农民工的落脚地,只能是美好期望?当然不是,在山东,10年前针对农民工的“一元公寓”就已落地。

“听好多在山东打工的人说起过,临沂有个农民工‘一元公寓’,一人一晚上只收一元钱,找工作、洗澡、看病都可方便……”柴师傅等人闲聊说起这事,特别“眼馋”。大家憧憬着:有这种适合他们的地方住,别说一晚上一元,十元也乐意呀!

2012年1月3日,央视《新闻1+1》曾播出《“一元钱”的分量》,说的就是山东临沂的农民工“一元公寓”,帮助进城打短工的农民工解决住在哪儿等问题。十年过去,如今的“一元公寓”怎么样了?

“现在还在运行,收费还是每晚一元。”山东临沂市兰山区创业技能服务中心负责人张卫国说,“一元公寓”就在零工市场内,这里是一处综合服务平台,除了一晚象征性收一元的住宿,三元吃饱、五元吃好的餐厅,24小时免费供应热水,以及澡堂、超市、学习室等之外,还有中介、维权、医疗、培训等多种综合性服务,配套设施一应俱全。

就住宿而言,这里共有6栋楼、134个房间,分为办公、服务、生活、休闲四大区域,生活区每个房间有高低床,能住6至8人,可同时容纳1000多人入住。为了确保入住人员的安全,还安装了50多个摄像头,建立了全覆盖的监控系统。

高峰时,这里最多一晚上住近千人,受疫情影响,如今减少到200人左右。据统计,十年来,来这里住宿的农民工有240万余人次。

运行十年财政累计投入接近2000万元,这笔账咋算?

一人一晚上象征性收一元,十年下来,收入也就240多万元,如何维持?

“这些收入确实入不敷出,能运行到现在,离不开临沂市和兰山区两级财政提供经费保障。”张卫国坦言,建“一元公寓”时,临沂市和兰山区财政投资2400万元,运行十年来,每年缺口的180万,市级承担100万,区级承担80万,列入财政预算,公众责任险、日常运行维护费用全部由政府承担。

十年来,财政累计投入接近2000万元,农民工住一晚一元的标准始终未变。

据介绍,从2021年开始,“一元公寓”的职能进一步拓展,在保留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食宿等基本服务的基础上,还免费提供创业培训、创业指导等服务,服务都是公益性的。

“账不能简单地这么算。”张卫国说,临沂被誉为“中国商贸物流之都”,作为临沂主城区和商贸核心区的兰山区,临时性用工需求量更大,自发形成了多处“马路零工市场”,当地党委、政府主动问需于民,作为民生实事之一,于2011年11月在兰山区商贸物流区域建成启用一处零工市场,为进城打零工的人员提供餐饮住宿、职业介绍、权益维护等综合服务。“政府建了个大市场,各种公共服务机构引入,方便解决很多问题,农民工感受到贴心服务了,企业和商家用工问题也解决了,大家发展好了,地方经济就有了源头活水,形成了良性循环。”

“我们几年前特意去山东临沂等地学习、观摩过。”刘湾劳务市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场里设的综合门诊部、劳动维权办公室、农民工课堂、流动党员活动中心等,有借鉴,也有创新,就是希望为农民工搭建一个综合服务平台。不过,受疫情影响,市场运行至今,处境愈发艰难,他们发现,仅靠一己之力想做好这件事力不从心,需要扶持。

“他们铸造城市,却生活在城市的边缘,夜色阑珊,他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做着最简单的梦:我想有个家,不奢华,但能遮风挡雨;不阔达,却能搁置疲惫。如今,农民工们用一元钱,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收一元钱不是恩惠,它代表着温暖、对等与尊严。”“一元公寓”2012年被山东省评为“齐鲁公益项目”,颁奖词打动了不少人。

时隔多年,杨师傅、柴师傅等人看到这段话感慨万千。他们,何尝不想在务工的城市有一处传递温暖、让生活更有尊严的“公寓”或“青旅”呢?

编辑:尹倩

关键词: 零工市场 劳务市场 管城回族区 工作人员

最近更新

关于本站 管理团队 版权申明 网站地图 联系合作 招聘信息

Copyright © 2005-2018 创投网 - www.xunjk.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我们:33 92 950@qq.com
豫ICP备2020035879号-12